空调业进入新冷年以来,各大品牌纷纷推出新产品,但对任何一个行业来说,今后不再是产品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的竞争。空调业如果不能在商业模式上有所突破的话,依然解决不了每年上千万的库存和价格战的问题,更谈不上世界级竞争力,所以,空调企业亟须围绕消费需求规划战略发展模式,这将成为推动产业格局变动的关键变量。
家电产业恐怕没有任何一个行业比空调业的风险更高,这来自每年上千万台、占年度销量30%左右的库存产品。这一矛盾的根源在于供应与需求的错位。我国空调业是从短缺时代发展起来的,短缺时代的思路就是供应的思路,对内依靠扩大规模来降低产品成本,对外依靠降价来抢占市场。随着市场的饱和,不断扩大的制造规模导致产品供应过剩,我国大部分企业仍在用短缺时代的思维做着过剩时代的事情。
企业的惟一正确定义是创造顾客,要创造顾客s*先要明确顾客的需求,如果没有准确顾客信息的输入,那就是为仓库而采购、为仓库而销售。企业一旦形成巨量库存,实际上就被库存挟持了,把生存权交给了未知的环境。在信息化时代,对企业z*大的考验是能否建立一条以消费者为中心即需即供的供需链,彻底把库存消灭,提高整条产业链的效率。
其实,终端消费也发生着变化,从市场研究来看,现在我国消费者对空调的需求正在由“成本机”向“需求机”转化。此前空调市场基本上是消费者购买第一台空调的普及期,消费者受外界的引导选择产品;从现在开始市场进入消费者购买第二台空调的更换期,这时消费者对空调的需求更为苛刻,那些真正为用户提供超值产品的品牌会成为消费者的z*爱,所以说现在是消费力量主导格局。
因此,对空调企业来说,今后不再是企业有什么就卖什么,而是顾客要什么企业就供什么,用户与企业之间亟须建立一条敏锐感知需求并能无障碍、高质量满足需求的供需链。海尔空调z*近推出了一项名为e网到家的服务,试图从互联网上收集消费者的需求,完成产品设计和制造,然后通过实体店完成配送和服务。像海尔这样通过收集、整合、挖掘用户的准确需求,将激活企业的研发、采购、制造等体系,让整条供应链随“需”而变,实现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彻底摆脱库存的困扰。
去年的q*金融危机对中国空调企业来说是一次突如其来的大规模地震,在地震面前,单纯的规模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反应快、具有抗震结构的企业才具有抵御能力。能够快速抓住用户需求,并能快速调整的企业抗震性要强一些,相反受到的冲击就大。而拥有巨量库存的企业已经被重重地压在石板底下,而石板就是空调企业自己囤积的巨量库存。
在产品短缺时代,规模决定行业格局,“以大驱小”,即规模大、成本低的企业更具有优势,规模小、成本高的企业被淘汰出局;但是到了过剩时代,对需求的响应速度决定行业格局,“以快驱慢”,即市场反应快的企业驱逐反应慢的企业。当前对企业考验的不是成本控制力,而是需求控制力。只有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企业才能增值,企业的经营模式必须是需求价值导向,构建灵活的、柔性的供需链,这将成为决定空调产业格局的制胜因素。
网友评论
条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