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制冷网 > 资讯 > 市场推广 > 正文

专访杨昌智博导:制冷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中国制冷网] 国家科技部的一项研究表明,我国每年省部级以上的科技成果有3万多项,但是能大面积推广产生规模效益的仅占10-15%;每年的专利技术有7万多项,但专利实施率仅为10%左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9%左右,其中高新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2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的贡献率。

    今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工作提出8点意见,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作为社会生产主力,企业无疑是这场变局中的关键,如何有效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创新生产力,记者就此采访了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昌智先生,以科研工作者的视角为企业提供一些参考。

    制冷行业科研成果转化的症结

    问:杨教授,我们都知道项目攻关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企业投入希望科技成果能促进生产力发展,但也存在投入巨大却无法产生实际成果的风险,在学术研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上目前存在哪些问题,企业如何避免?杨昌智:我国的研究队伍在世界上可以说是z*庞大的,每年发表了大量科技论文、出版大量科研著作,鉴定许多成果和注册海量专利。但是,能真正转化为生产力的不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s*先是我们许多单位对科研人员的考核制度考核方法有缺陷,要求科技人员每年都需要出文章、出成果,这就势必造成急功近利、搞短平快。其次,我个人觉得我们的科研管理体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对科技人员的评价、科研经费的分配和对科技成果的审查三个方面。对科技人员的评价往往片面追求科研的项目数量、层次和经费,片面追求论文、鉴定和专利,不看“投入产出比”,不看其成果的实用化效果。政府部门的科研经费的分配监管不到位,这就必然造成科研经费的分配失衡问题,造成科技人员为争取项目四处活动,科研工作变成了公关工作。而过于集中科研经费,往往使得课题的既定目标难于达到,而许多科技人员又缺少经费,不仅浪费的大量财力,更重要的是造成科技人才的巨大浪费。对科技成果审查鉴定不严,走过场,流于形式,使得许多研究项目貌似成果累累,其实毫无用处。

    当然,作为企业在技术研究和开发方面的这方的问题较少,如果企业投入资金进行研究开发出现这种问题,那只能说是企业的管理问题了。关键是对市场的把握和可行性论证问题。

    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问:q*经济低迷背景下,国外企业越来越多进驻中国市场,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使得国内企业价格优势不再明显,唯有通过改变竞争方式谋求长远发展,科技创新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这方面国际对手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

    杨昌智:对于企业来说,要想保持竞争优势只有不断创新。记得胡锦涛同志在多个场合都提到了自主创新,非常关键。没有自主创新就不可能生产出附加值高的产品。

    z*近,我们经常提到日本产品,在日本,一方面,日本的大中型企业都有自己的研发机构,同时企业和科研院所结合也非常紧密,科研成果对企业发展有着重大作用,企业会主动抓住这些东西,科技创新、产学研结合落到了实处,他们会紧紧盯住市场,不断研发新的东西,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在研发方面,舍得投入。此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我们也需进一步加强。我遇到一些企业,有自主研发意愿,但是又怕大量投入研发出来的成果得不到应有保护。

    还有就是我们国家每年都有创新基金项目,主要是针对中小企业的创新扶持,我们的企业可以进行了解,好好把握。

    建立企业和院所沟通的桥梁

    问:您提到以企业做为科技创新主体,但目前企业和科研单位联系少,信息不对称,供需双方互不知情,研究机构手里拥有成果找不到婆家,同时企业没有信息来源,掌握不到科技前沿动态。

    杨昌智:这是双方信息沟通渠道的缺乏,我们做的工作企业不了解,在我们看来简单的东西,可能在企业觉得很难,甚至高不可攀!需要大力宣传企业需求,另一方面宣传科研人员的研究。

    解决方法是建立信息交流的平台,科技成果的拥有者和需求者都能获取信息,克服信息渠道闭塞的问题。平台应以确保需求者和供给者的商业机密为己任,同时提供一些共享信息,避免科研的重复劳动,在平台上也可以举办一些诸如展览会、垂直网站、报刊杂志公布信息,让企业了解科技成果,同时让研究人员充分了解市场需求,这要求平台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深度,保证双方沟通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科研方向指引企业新的机遇

    问:作为业界权威,您所率领的团队目前在做哪些方面的研究工作?

    杨昌智:我们做的工作主要从大的方面说就是能源和环境,具体的主要有下面四个方面:

    1、建筑热湿环境评价、模拟与控制1998年我们开始在建筑热湿环境、热舒适环境领域开展研究工作,重点是热湿参数构成,不同参数构成建筑能耗、包括空调系统能耗不一样,如何能找到z*好的构成,使得人体舒适的前提下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z*小,这方面优化、控制值得探讨。现实中室内、室外各种环境参数在变,根据变化调整空调系统跟着去变,保证热环境参数z*优组合,让空调系统能耗z*低,改善设计、控制两方面,掌握这一规律,给设计者和厂家提供参考,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实际上,可以利用这些成果开发出相应的控制装置。

    2、地源热泵系统的优化设计2002年开始我们就着手对地源热泵系统进行研究,当时我们与日本东京大学进行了一个地源热泵系统项目的合作研究,在常德澧县建了实验台,通过实验发现了许多问题,在地源热泵节能设计包括地源热泵的节能优化、环境影响参数对整个系统性能影响方面等,开展了研究,对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和模拟,开发了相应的模拟软件等。

    3、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综合评价和优化设计过去我们衡量建筑围护结构传热性能是分门别类的:外墙是外墙、外窗是外窗、顶是顶、地是地,全部分开来考虑,现有《节能标准设计规范》在限制围护结构保温性能时也是分开来要求:窗传热系数是多少,外墙的传热系数是多少,建筑的形体系数等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逐项考核,看是否达到标准,如果其中某一项没有达到要求,要不设计推倒重来,要不就拿负荷模拟软件、能耗模拟软件去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跟基准建筑比较,看是不是满足节能指标。

    但问题是“度量衡”没有统一,现有能耗模拟软件间计算结果差异很大,对一个建筑用不同软件进行模拟计算相差20%、30%是常事,z*大甚至达到60%,到底以哪一个为准?节能设计标准没有指定软件作为计算标准。

    另一方面,即便在实际运用中,甲、乙两个建筑各分项指标满足节能设计标准要求,但两个建筑形体系数有区别,层高不一样、布局不一样,同样满足要求,能耗是大不一样的,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我们把分类指标通过建模等一系列工作,整理为一个综合指标,用综合指标计算,只要达到规定的限值,那么门也好窗也好,怎样组合都可以,综合指标不超过限值,就能满足热工要求。

    下一步,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深化,国内没有人这么做过,国外也没有考虑得这么全面,比如形体系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很大,圆形建筑和长条形建筑外部围护结构传进热量和传出热量、单位建筑面积围护结构传热的损耗是不一样的,这个形体系数在国外同类的指标里面就没有包括进去,而我们考虑了这方面,在国际上具有领先水平,可以为节能建筑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4、建筑生态环境现在许多建筑还处于被动的节能,不是主动节能,之所以说是被动因为建筑是在所有的东西都做好后再去进行空调系统节能,是一种非常被动的方式。而许多因素,诸如建筑外围结构、建筑区域环境对建筑能耗影响非常大,像湖南大学内到了夏天,晚上基本不用开空调,白天开的也少,长沙市中心城区却十分炎热,这就是环境因素,湖南大学有一个极端条件—岳麓山。

标签: 专访  

温馨提示:
如果您喜欢本文,请点击右侧分享给朋友或者同事。

网友评论

条评论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