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制冷网 > 资讯 > 市场推广 > 正文

5年后武汉市民可享集中供暖 入十二五规划

     [中国制冷网]  “两年前买房时就听说小区有供暖设施,可至今没能通上暖气。”临近冬天,不少市民关心暖气何时到家。昨日,记者从武汉冬暖夏凉工程建设单位德威热力公司获悉,这项工程已实施4年,仅14个小区可享受集中供暖。

    住了两年未能用上暖气

    “集中供暖,全天生活热水引进小区。”这是2007年武昌中北路一小区开盘时的广告词,该小区外售时称,小区将集中供暖和全天生活热水引进小区,并全部免除业主的设备初装费。

    “就是冲着集中供暖才买的房,可两个冬天过去了,暖气还是没通。”在小区住了两年的业主李女士抱怨说。

    小区售楼部工作人员解释,当年确实与德威热力公司签订协议,开发商只负责安装小区内的供暖设施,通往小区的供热管线则由其他单位铺设,由于管线迟迟没到位,暖气依然没能入户。

    售楼部工作人员表示,今年冬天能否通暖气,开发商很难确定,还需咨询工程建设单位及政府部门。

    部分小区达到供暖条件

    2006年,投资达50亿元的武汉冬暖夏凉工程启动,主要依靠武昌、青山地区的热电厂提供热源,以水作热媒,将热电厂发电后抽出的热能向用户提供集中供暖、生活热水和制冷等。

    工程计划2007年底建成供热,30万居民可受惠。然而,由于天然气管道拆迁问题未能解决,管道的铺设受阻,列入计划的几个小区迟迟未能供暖。

    2008年初,由于天然气供应紧张,不少集中供暖小区无法实现供暖。无奈之下,德威热力公司只好在各小区内使用燃油锅炉替代。

    “锅炉的燃油,以及供热系统所消耗的水、电等费用,一年下来就亏损四五百万。”德威公司业务部相关人士坦言。使用锅炉只是临时过渡,长远计划还是通过管网向用户提供集中供暖、生活热水和制冷等。

    包括使用锅炉供暖的小区在内,目前有14个小区达到集中供暖条件,主要集中在和平大道、友谊大道、徐东大街、中北路沿线高档小区,此外还有部分企业和单位用户。

    协议小区今冬有望供暖

    目前,武汉市集中供暖收费实行的是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标准:一季度每平米21.75元。相比传统空调取暖,壁挂式天然气锅炉取暖,集中供暖较便宜,节约能源、利于环保。

    据介绍,武汉市集中供暖方式主要有两种,利用热电厂发电余热供暖和利用天然气集中供暖。“冬暖夏凉”工程基本依靠天然气向热电厂发电,而目前产生余热供暖,若天然气紧张,集中供暖就会受到影响。

    目前,主管网铺设已基本覆盖武昌地区主干道。只要天然气供应正常,一些签订协议的小区应该可以满足集中供暖需求。

    据介绍,明后两年,冬暖夏凉工程还将通达万达广场、东沙湖连通工程、华侨城欢乐谷等项目。随着国家加大对中部天然气的输送,武汉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将缓解,集中供暖也将推广至更多小区。

    展望

    160万市民5年后可享集中供暖

    本报讯(记者王荣海)“十二五”末期,武汉市160万市民可享受“集中供热制冷”。昨日,记者从武汉市政协获悉,集中供热制冷已列入“十二五”规划。

    据统计,目前武汉市集中供热制冷工程覆盖区域达到近7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60万人,以热电厂为热源的集中供热制冷面积达200多万平方米,天然气中央空调用户达20多家,地源热泵供热制冷面积近200万平方米。

    目前,武汉市正在编制的“十二五”能源规划,将城市集中供热制冷作为其中的重点内容。据初步规划,武汉集中供热制冷将以热电联产为主要依托,同时大力发展“冷、热、电”三联供和燃气空调,适度发展地泵热技术。力争到“十二五”末期,集中供热制冷覆盖区域达50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160万人。

    初拟的实施方案,武汉三镇将筹划建设一批“热电联产”项目,向周边地区辐射供热制冷(如图)。此外,武汉还将重点建设王家墩中央商务区、武汉新区“冷、热、电”三联供,同时继续实施“燃气空调100工程”,对40家宾馆(饭店)、20家大型商场、20家大型公共场所、10所党政办公楼、10个高档住宅居住区进行燃气空调改造,预计“冷、热、电”三联供可服务约20万人。在地质条件合适地区适度发展地源热泵技术,预计该项目可使10万人受惠。


标签: 年后武汉市民  

温馨提示:
如果您喜欢本文,请点击右侧分享给朋友或者同事。

网友评论

条评论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