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冷网】店口镇有两个响亮的名头――全国百强镇、浙江十强镇。它位于浙江省诸暨市,方圆105.7平方公里,一条中央大街横贯其间,两旁是林立的厂房,以及规划齐整的乡间民居。这样一幅乡村图景既熟悉又陌生,它代表着中国民营经济以乡镇为基础的一种崛起方式,然而却与过去人们田园牧歌式的乡村记忆相去甚远。
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造就了一批这样的小镇,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这些z*小的行政区域开始承担着越来越多的经济社会功能,成为z*积极活跃的组织细胞,并跟随着q*经济的起伏而变化。
在这样一大批参差生长着的小镇中,店口显得寻常又另类。说它寻常,是因为它跟许多工业小镇一样,以某种集群的方式融入到q*产业价值链中;说它另类,则是因为店口的微观生态显露出许多与众不同的色彩。
店口的融入是变化的、多元的,但根基却始终牢固。在充斥着迷茫与困惑的2008年,有多少地方,能像店口这样,底气十足地说“没有一家企业破产”?数据显示,2008年店口实现工业总产值686亿元,财政收入7.8亿元。
另一看得见的现象是,2008年的店口,突然多出来几十辆宝马、奔驰。再一细问,原来店口老板是趁这个调整时期“休养生息”。他们出国次数少了,在国内巡游的里程却长了。他们打探着新的机遇,在内需市场开疆拓土。翻开“2009浙商全国500强”榜单,海亮(第6位)和盾安(第30位)这两家年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企业就在店口。资产庞大的海亮集团,更是执拗地把总部放在这个小镇上,见证并推动着小镇的变迁。
著名经济学家赵晓说:“店口式道路,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分支,对整个中国经济都有借鉴意义。”那么,这是一个怎样的集群?拥有怎样的内生力量?产业的延展又将朝向怎样的方向?在q*产业价值链中,店口处于什么地位?
铜的演变
走在店口小镇,马路两边竖立着各色各样的广告牌,单从这些广告牌上,我们至少可以看到,店口的产业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铜加工、汽车配件、管业、电工材料……
然而,追溯产业的源头,我们可以发现,无论如今的变化怎么多样、繁复,店口的产业z*早都是由一种金属元素变幻、延伸而来――铜。
店口有一句老话:“识得铜,吃不穷。”这是说铜这种金属应用广泛,在各领域皆有大量应用,如果进入了铜的领域,将开启一扇巨大的财富之门。
那么,铜是怎样来到店口?又是如何在店口扩散开来,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链条呢?如果为店口选择一个发展元年,视线应该放在1970年。
跟所有那个年代的创业故事一样,对脱贫致富的渴望是推动店口农民开始走工业道路的原始动力。那一年的秋天,一张订单从临近的地方被悄悄调拨到了店口新一大队。
这是张上百只修理包的订单,涉及的是用铜加工而成的汽车小零件,其中尤其以铜螺丝为主。正是这张订单的到来,无意识中将店口推向了铜的王国。在这之后的时光中,铜将以各种形态、各种方式存在于店口的产业变迁中。
“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许多都是从纺织或者五金开始。”店口镇分管工业经济的副镇长徐挺回忆,“店口从机械五金开始,逐渐形成了如今的规模。这跟后来永康的家用五金不尽相同。”
1985年,以生产汽车上的铜螺丝等小零件为主的店口农机厂更名为“诸暨第一汽车配件厂”。厂名的更改其实蕴含着深刻的意味:旧有的小零件产品将被抛弃,取而代之的则是包括汽车制动系统在内的汽车核心部件。
做出这一转变决策的正是当时的厂长陈利祥,而这家小厂则为今天的浙江万安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万安集团第357位)前身,这家企业汽车零部件销售达到了11.4亿元。在之后的20多年间,万安将沿着铜制汽车部件的道路,走向汽配行业的极致,并成为全国z*佳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
在汽车配件的蓬勃发展中,一种叫作“阀门“的产品脱胎换骨而来。一部分企业直接演变为专业的汽车阀门生产商,而另一部分,则去往了一个跟汽车几乎毫无关联的行业――制冷。
制冷行业在店口的兴起跟如今盾安集团的董事长姚新义有很大关联。1987年的姚新义,本是陈利祥的诸暨第一汽车配件厂的车间主任,他z*初的关于铜螺丝、铜部件的知识便来源于此。1987年的9月,姚新义注册成立振兴弹簧厂。3年后,姚新义的工厂开始转向柴油机配件加工,1年后,姚开始琢磨空调截止阀――事实上,截止阀上的关键小零件,就是铜螺丝。
在空调截止阀研发成功之后,盾安进而把自己的产品链条延伸到了空调器制冷配件及电制冷式中央空调主机和末端设备等产品中。2004年,盾安环境(002011.SZ)成功上市。
如今在店口,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阀门被送往各地,这些阀门被运用在汽车、火车、机械、空调等上,成为工业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
网友评论
条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