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国制冷学会年会24日下午主题报告的大会主席为吴德绳教授和天津大学的马一太教授,浙江大学陈光明教授做了题为“制冷剂的发展历程、热点问题与未来发展趋势”的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制冷剂的发展历程,热点问题、国际公约RTOC2011报告、可燃制冷剂有关问题、我国制冷剂的替代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
陈光明:制冷剂的发展、热点问题及发展趋势
报告提出理想的制冷剂的要求是,环境友好(整个生命周期):ODP=0,GWP很小,无光雾作用;热力性能:COP高,制冷量大,低压适中,绝热指数小,压缩比小;迁移性质:黏度小,热导率高;物化性能:稳定,无毒,不燃烧,材料相容性好,溶油性;原料易得,价格低廉。
在报告的“对可燃制冷剂的认识”部分,指出在低碳经济时代,制冷剂的环保性能、可燃性、效率等因素要综合考虑;在战略上要藐视,在战术上要重视;在技术上,要减小充注量:减少充油,微通道换热、合理匹配系统尽量不采用储液部件、采用小系统并联;要加强操作人员教育培训;要立法。
选择替代技术路线考虑的因素,报告指出蒙特利尔缔约方19次会议第ⅪⅩ/6号决定中呼吁缔约方“促进HCFCs替代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方案,特别是考虑对气候的影响,同时也应满足健康、安全要求和考虑经济性”迄今为止,在q*范围内都还没有找到全面满足零ODP、低GWP、高能效、安全、制造成本低等方面需求的理想替代制冷剂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人士对未来替代物的选择有不同的意见和准则。替代制冷剂的选择不应该单纯考虑GWP,而应该综合考虑寿命期内的气候特性,全面评价替代物对q*气候变化的影响(比如采用LCCP或TEWI评价系)。
从环境影响的角度,整个寿命周期内综合排放水平z*低是我们在选择未来替代物时必须考虑和坚持的原则,这也是z*为合理的、对人类社会z*为有益的选择安全性、技术的成熟度与可获得性、制造成本、市场接受度以及在安装维修领域的服务成本都是设备制造业必须考虑的因素。
z*后,陈光明教授对我国制冷剂替代进行了思考,报告中指出国际替代制冷剂的趋势迄今没有明朗,但替代时间表十分紧迫;我国s*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于HCFCs的替代,应该慎重,不仅要考虑ODP,还要考虑GWP(包括间接GWP);不仅要考虑近期完成应尽的国际义务,还要考虑适当长远的利益,尽量利用现有设备生产,尽量避免二次替代;对于可燃制冷剂要立法,要适当放宽要求;要尽量减少充注量,尽量减少泄漏;紧跟国际步伐,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冷剂的研究和推广使用(清华系列、浙江蓝天系列等等),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冷剂的研究和推广使用(例如,HFC-32,HFC-161,HFC-152a,HC-290)。
网友评论
条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