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制冷网 > 行业信息 > 企业之窗 > 正文

格力两获人民匠心奖背后的圈粉之道

  【中国制冷网】近日,中国质量提升高峰论坛暨2017“人民匠心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该奖项共收到来自互联网、制造业、通信、文旅等各个领域的企业报名上百份,经过严格筛选和评审,包括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4个企业获“人民匠心企业奖”,格力?玫瑰-Ⅱ空调等20个产品荣获“人民匠心产品奖”。

  如果大致翻看一下此次“人民匠心奖”的获奖名单不难发现,虽然奖项涵盖了多个行业和领域,但在29个入选企业和产品项目中,唯独格力电器同时获得两个奖项,堪称z*大赢家,从宏观层面的“匠心企业”到具体而微的“匠心产品”,格力都是实至名归。一家企业的名字在一个颁奖现场两次被提起,正是格力多年来坚守工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一个生动缩影。

  我们知道,一个高质量论坛的效应绝对不止是发发言、发发奖,它往往能引发更多的关注和深层次的思考。比如,格力电器“两次登台”的一大关注点就在于它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值得剖析的“格力样本”,这其中有格力多年摸索出来的“圈粉”之道:用匠心得人心。格力的“看家本领”在消费升级、中国制造业推进供给侧改革等时代背景下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和推崇价值。

  进一步讲,进入新时代,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的消费市场正发生着明显的变革,人们的消费层次已经普遍从“有没有”转变为“好不好”,消费者更看重产品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附能。也就是说,从人无我有到人有我优,数以万计的企业所面临的消费渠道、消费模式和消费理念正在悄然变革,而在这新旧消费时代的转换中,如何更好地提供高质量的供给,靠什么来留住消费者善变的心?这将是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要面临的新课题。而这些又需要我们从现实中寻找答案。

  但是,现实有时候让人揪心,一个非常值得反思的地方就是,虽然社会各方面包括很多制造业企业都在宣讲“匠心”“工匠精神”“品质革命”,但是,真正较好地实践了的企业未必就有那么多,一些企业的产品生产依然沿用传统的模式,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路依然任重道远。此时,我们需要把视线再回到格力这一中国制造业的“标杆企业”身上,看看“工匠精神”是如何在这家企业落地生根,并成为“让世界爱上中国造”的内驱力量。

格力两获人民匠心奖背后的圈粉之道

  (图/获“人民匠心产品奖”的格力?玫瑰-Ⅱ空调)

  据了解,多年来,格力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和坚守工匠精神,紧跟消费者的需求,将消费者的痛点作为研发的着力点,对产品全流程高品质把控,不断地将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以此次获奖的格力?玫瑰-Ⅱ空调为例,这款产品采用格力自主研发的三缸双级变容压缩机及分布式送风技术均通过“国际领先”认证,突破家用空调的工况极限,可以在-35℃至54℃宽温范围内稳定运行,此外,其外形较一代更为雅致,机身闪耀如璀璨星空,顶部22朵玫瑰均是纯手工打造,而这种暖心的产品在格力不胜枚举。

  格力的“圈粉”之道并未止于这些,也并未局限于自身,而是显示出了更宽广的视野以及更大的责任和担当。目前,已经进化为多元化q*型工业集团的格力电器还在智能家居、智能装备、新能源技术等多个领域逐渐掌握了行业话语权,尤其是格力精工“智造”的装备产品已经日益成为一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转变的重要力量。进一步讲,格力在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供给之时,也在努力为制造业行业和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供给,主动推进国家“质量强国”战略,并助推中国工业的整体升级。

  由此可见,格力已经成为制造业企业中“工匠精神”的集大成者和践行者,它多角度、深层次给出了企业如何提升“供给质量”这一重要课题的参考答案,对于众多中国制造业企业来说,这种“圈粉”之道无疑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总之,将“中国制造”打造成“高品质”的代名词需要众多企业的用心参与和推动,需要通过一个又一个暖心产品和贴心服务去“圈粉”,进而不断重塑行业的整体形象,同时,这也是中国制造业企业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

标签: 格力  

温馨提示:
如果您喜欢本文,请点击右侧分享给朋友或者同事。

网友评论

条评论

最新评论

今日推荐